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圆木警枕的主人公是哪个

   日期:2024-07-10     来源:www.guaizhui.com    浏览:488    
文章简介:圆木警枕是一个成语,源于《司马温公布衾铭记》:“以圆木为警枕,小睡则枕转而觉,乃起念书。”意思是用圆木做枕头,睡着时容易惊醒。

圆木警枕是一个成语,源于《司马温公布衾铭记》:“以圆木为警枕,小睡则枕转而觉,乃起念书。”意思是用圆木做枕头,睡着时容易惊醒。形容刻苦自勉。

圆木警枕的主人公是哪个

《圆木警枕》的主人公是司马光。

“圆木警枕”,汉语成语,读音yuán mù jǐng zhěn,意思是木制的圆形枕头。取其易于滚动,不便支承,才睡熟便欹侧而惊醒。源于宋·范祖禹《司马温公布衾铭记》:“以圆木为警枕,小睡则枕转而觉,乃起念书。”

圆木警枕这个成语的故事内容

故事内容为:司马光小时候和兄弟们一块学习,每当老师讲完书,别的人读上一会儿,勉强背得出来,便丢开书本,跑到院子里玩耍。只有他不愿走,轻轻地关上门窗,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,直到可以流畅地,一字很好地背诵,才肯休息。

司马光做官后愈加刻苦,他住的地方,除去图书和卧具,再没其他珍贵的摆设。卧具非常简单:一架木板床,一条粗布被子,一个圆木枕头。

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,极容易滚动。睡觉时只须稍微动一下,它就滚走了。头跌在木板床上,“咚”的一声,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念书。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:“警枕。”

圆木警枕这个词最早来自哪儿

圆木警枕一词最早源于《三国志》中的故事。当时,蜀汉丞相诸葛亮由于长期征战,身体疲惫不堪,甚至连睡觉都要靠用一根木头作为枕头。有一次,他睡着后,头部不小心滑出了这根木头,假如不是身旁的随从准时提醒,恐怕就会失去性命。

这个故事表明了一个尤为重要的历史意义——保障战斗中官兵的安全,早在古时候就已经引起大家的很大看重。在战乱和边塞保卫时期,总是需要有一个安全、便捷和好用的警告工具来保护战士的睡眠,而圆木警枕这个简单的想法便应运而生。

司马光介绍

司马光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涑水乡(今山西夏县)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,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。

元祐元年,过世,追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号文正。名列“元祐党人”,配享宋哲宗庙廷,图形昭勋阁;从祀于孔庙,称“先儒司马子”;从祀历代帝王庙。

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,刻苦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