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将来的教育,不止是开发孩子的智商,而是要让孩子认识自我,培养孩子的三大“商素”——IQ、情商和逆商。现在,中国的教育仅仅完成了IQ中对考试能力的开发,甚至连学习力的开发都谈不上。在13亿中国人中崭露头角的高考考试尖子,到今天还没问鼎世界级研究成就的。当然,中国人从来不缺少获得顶级收获的能力,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不在少数,但可惜都在海外。究其缘由,中国的教育体制、机制性障碍是致使学生学习力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情商和逆商的开发被忽略,三大“商素”的开发呈现出不平衡进步态势。
什么叫情商?
情商就是让其他人信赖你、喜欢你的能力。让人信赖的首要条件是具备讲诚信的人品、人格,待人诚恳。同时,掌握推荐、互相帮衬也是情商至关要紧的内容。什么叫逆商?逆商就是面对困难、挫折和失败时的抗打击能力和自我鼓励能力。学校和家庭应通过鼓励的方法让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,勇往直前,让孩子在鼓励中获得收获感。
美国有一位物理学家叫普利兹尼,他小时候有一次物理考试只考了8分,老师并没嘲笑他,而是鼓励他,但普利兹尼仍有畏难情绪。于是,老师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:下一次考试别的同学考60分及格,而普利兹尼只须考到9分即使及格。在下一次考试中,普利兹尼考了28分,算是及格了,但依旧是全班最低分,好像没理由得到表彰,但老师又想到一个巧妙的方法:奖励进步最大的人。他将全班同学这次考试的分数减去上一次考试的分数,结果考28分的普利兹尼成了进步最大的人。在老师的巧妙鼓励下,普利兹尼对物理产生了很大的学习热情,最后成为了一位物理学家。从这个例子,相信大伙可以理解收获感的重要程度,与逆商是怎么样培养出来的。
总而言之,三大“商素”决定一个人的收获,其中IQ只起到20%-30%有哪些用途,情商和逆商所起有哪些用途更为显著。
怎么样达成面向将来、面向世界的教育?
第一,实行心情教育
纵览山峦叠翠,沐浴晨光雨露,赏析漫天繁星——这就是心情教育。我第三次高考考试复习时,我的英语老师讲课充满热情,重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,同时对大家进行心情教育:江边说故事,参观名人故居,爬山消遣……这表面看来像是费时,但大家在这种环境中掌握了排遣杂念和彼此相处,收成了愉悦心情,学习的激情与成效也在无形中得到提高。
孩子的心情教育、家庭的心情教育、学校的心情教育,这三者缺一不可。现在,中国的心情教育近况不容乐观。不少中学囿于各种限制,没魄力也没能力放下推行心情教育。孩子们缺少自由进步的空间,被禁锢在校园与家庭里,没奔放到天地之间的机会,即使有,也很难确保有那份奔放的心情。学习、学习、再学习成为妨碍孩子快乐成长的“咒语”。
海外与中国的状况明显不同。海外学校常常组织学生参加挑战项目,譬如野外徒步20天,训练学生的野外基本存活能力。项目启动之前,父母需先签“生死协议书”,一旦发买卖外,学校不负任何责任,父母也深知个中利害。这种在国内看来不可思议的项目在海外运行得很顺利,这来自于海外整个社会和学校教育配合一致。
第二,实行鼓励教育
孩子的优势并不必然会自动展示出来,有时候需要人去努力挖掘。事实上,每个孩子多少都是有优势的,即使是发型、笑容、服装这类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方面,也同样值得表彰。可表彰的事有不少,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。
第三,培养孩子向往伟大、走向伟大的信念和能力
无论是伟大的人,还是平庸的人,日子都是琐碎的,而琐碎的日子就像水泥和沙石一样,既能够砌成伟大的建筑,也可以最后一事无成,永远是一堆水泥和沙石。人与人的差别也是这样。对于每一个人来讲,出生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,但归宿却是自己抉择的,以何种姿态行走,获得多大的收获,是自己可以抉择的。所以,不管你的先天条件怎么样,只须你有远大的目的,并通过后天的努力获得达成目的的能力,你就会有所收获。
有一句英文是如此说的:“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pail, but the lighting of afire。”。期望大家的教育能点燃每个孩子内心的火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