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哪个写的

   日期:2024-04-13     来源:www.huisanming.com    浏览:329    
文章简介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源于《夏日绝句》一诗,是一首宋词。宋词,是国内传统文化的瑰宝,文字如行文流水,似载着一叶扁舟,悠悠荡荡地行驶了千百年,向大家缓缓挨近。

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源于《夏日绝句》一诗,是一首宋词。宋词,是国内传统文化的瑰宝,文字如行文流水,似载着一叶扁舟,悠悠荡荡地行驶了千百年,向大家缓缓挨近。而其作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,有着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,可谓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她所作的词令到大才子们亦为之惊叹。

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哪个写的

这两句诗源于宋代李清照的《夏日绝句》,全诗是: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到今天思项羽,不愿过江东。”

这是一首借古讽今、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。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,直抒胸臆,提出人“生当作人杰”,为国建功立业,报效朝廷,“死”也应该做“鬼雄”,适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。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,震惊人心。最后两句,作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、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。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,却连用三个典故,可谓字字珠玑,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。

孟子说“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”,南宋统治者不考虑百姓死活,抛弃中原大好河山,虽生如死。其后又对敌屈膝,甚至杀害以岳飞为代表的主战派,更是令亲者痛而仇者快,不知人间有羞耻事。李清照借项羽自刎乌江的悲壮批判南宋当权派的无耻,正气凛然,爱国激情振聋发聩,叫人肃然起敬。

全诗语言和情感慷慨雄健、掷地有声,女诗人笔下,至柔至刚,压倒须眉!联想到后世还有人要为秦桧和宋高宗翻案,诋毁民族英雄,实在是可悲可叹,比起李清照这位巾帼奇女子,真应该羞杀愧杀!

李清照人物介绍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—约1155年),号易安居士,汉族,齐州济南(今山东济南章丘区)人。宋代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

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,早期生活优裕,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,她小时候就在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。出嫁后与夫赵明诚一同致力于字画金石的搜集整理。金兵入据中原时,流寓南方,处境孤苦。所作词,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,后期多悲叹身世,情调感伤。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,自辟渠道,语言清丽。论词强调协律,崇尚优雅,提出词“别是一家”之说,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。能诗,留存不多,部分篇章感时咏史,情辞慷慨,与其词风不同。

人物评价

对李清照的评价中,最有见解、最有影响的是沈曾植。他是清末的学术大伙,人称博古通今,学贯中西。

他认可王士禛对李清照的评价“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”,并提出一个新颖的看法——易安倜傥,有老公气,乃闺阁之苏、辛,非秦、柳也。

沈曾植还说:“闺房之秀,固文士之豪也。”他把李清照与苏轼、辛弃疾相提并列。苏轼的“大江东去”,辛弃疾的“沙场秋点兵”,李清照的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”,风格各不相同,但一样是“才锋大露”,下笔酣畅淋漓。

诗词创作背景

公元1127年(靖康二年),金兵入侵中原,掳走徽、钦二帝,赵宋王朝被迫南逃。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。后城中爆发叛乱,赵明诚不思平叛,反而临阵脱逃。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,在路过乌江时,有感于项羽的悲壮,创作此诗。

诗中典故:楚汉之争

楚汉之争又名楚汉争霸,是秦亡之后,项羽与刘邦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大规模的战争,起自公元前206年,终于公元前202年。

推翻秦朝的统治后,项羽自恃实力强大,自封为西楚霸王,并将刘邦封为“汉王”,统领汉中之地。刘邦不满项羽的分封,趁项羽东归平定齐地之乱时,向东攻击项羽。

经过一系列大小战役,刘邦最后在垓下打败了项羽,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而项羽则无脸面对江东父老,在乌江边自刎。至此,楚汉之争以刘邦打造西汉王朝而结束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